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战略性构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分析:叙事、特征及启示

来源:开云体育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3-07 21:00:22    16

  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革命之一。百年来,随着量子力学的建立而催生的“第一次量子革命”,带来了原子能、半导体、激光、超导等重大技术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20世纪90年代以来,量子调控技术取得巨大进步,以量子信息科学为代表的量子科技迅猛发展,推动了“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兴起。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均出台了国家层面的量子信息技术战略计划。2014年,英国政府发布国际上首个《国家量子技术计划》(National Quantum Technologies Programme),与工业界、教育系统合作,一起发展量子信息科学技术。2018年,美国启动《国家量子计划法案》(NQI Act),全方位加速量子科学技术研发与应用。同年,欧盟发布《量子技术旗舰计划》(Quantum Technologies Flagship),促进欧洲在量子研究方面的领导力和卓越性。截至2023年10月,全球已有29个国家或地区制定和发布了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的策略。2023年8月,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编制《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前瞻性地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聚焦量子信息这一领域。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列入聚焦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关键领域的鼓励类目录。截至2024年7月,我国共有13所高校先后开设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国防科技大学、长江大学、西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安徽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湖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河南大学。

  近年来,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科研与应用探索发展活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近十年全球量子信息科学研究从始至终保持快速发展形态趋势,如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后量子加密(PQC)等领域发文量逐年递增。从量子信息各领域的科研论文发文量来看,中国、美国占据前两位。虽然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发文量远超其他几个国家,但从论文被引频次来看,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高水平论文数量有待提升。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政策研究方面,国内主要聚焦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分析及比较研究。例如,周波等研究了美、日、英、法等7个国家的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部署,总结各国发展经验,为我国包含量子信息科学在内的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樊春良、齐瑞福、朱庆平、田芬对美国科学技术创新政策进行研究,探寻美国科技政策的发展逻辑,并为我国政策制定提供相关建议;唐德龙等则将欧盟与美国的量子通信产业创新政策作对比,对政府政策与量子产业市场、技术和产业链之间的互动进行解析。国外学者也对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部分学者对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和分析,Yamamoto等回顾了2000年以来日本的国家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和举措,并对未来政策制定进行展望和建议。此外,还有学者为新政策的制定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和理论论述,如Taylor分析了美国当前的量子信息科学政策环境与挑战,并提出完善量子人工智能方面的政策空白;Kong等通过对专家和从业者的访谈,对量子安全转型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实证评估,提出促进量子安全转型的政策建议;Aiello等则对欧洲和美国量子信息科学与工程教育计划的18个高等教育项目实施情况做分析,为制订更加全面的量子教育和劳动力发展战略计划提供借鉴。

  上述研究对国际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的产生背景、发展逻辑和具体举措进行了相关探究,证实公共政策是支持产业发展和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原因。但大多以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为研究主体,缺乏从全球视角探究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的共同特性,也少有从政策的实践主体——政府和教育系统的角度剖析其在政策实施中应承担的职能和作出的举措。本研究通过对各国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的文本分析,凝练出各国政策的常见叙事,并分析政府和教育系统在国际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举措。本研究聚焦的问题是:全球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的常见叙事是什么?这些叙事反映的政府角色是什么?这些叙事反映的教育系统的职能是什么?这些叙事中政府、教育系统采取了哪些举措?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能更好地掌握全球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我国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加快推进我国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为确定各国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常见叙事,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量方面采用主题建模的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方法,定性方面采用预定义的叙事政策框架NPF(Narrative Policy Framework)方法。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本研究使用了全球量子技术网站中的数据,涵盖有关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咨询、报告、法案等信息,这些信息涉及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投资规模、合作关系、技术要点等。本研究共使用97条语料,来自22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包含89条咨询、7份行业报告、1份行业法案,共28万余字。信息收集来源主要为各国政府网站,如白宫网站公布的信息资讯、行业法案和政策措施;数据咨询公司,如麦肯锡公司网站公布的行业报告;各国量子科学技术中心网站,如新加坡量子科技中心网站的公开信息;大学网站发布的新闻资讯,如芝加哥大学新闻;报刊信息,如《日本经济新闻》等。

  为使用主题模型对语料进行探索性研究,本研究将收集的文本“doc”和“pdf”格式转换为“csv”格式,使得机器可以读取文本。在文本资料处理过程中,人工删除了目录、参考文献等无关信息。为方便处理,将同一国家的不同咨询和报告放入不同的语料库中。

  LDA指潜在狄利克雷分布模型,是一种用于文本语料库的生成概率模型,本质是三级分层贝叶斯模型,包含单词、主题和文档三层结构。其基本思想是:文档可以表示成潜在主题的随机混合,而每个主题由主题中分布的单词决定。在模型训练中,LDA会为每个单词随机分配一个主题,并根据主题分布和单词分布计算每个单词属于每个主题的概率,然后验概率进行更新。这个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模型收敛。该模型在识别大规模文本的潜在主题上具有较强优势,如运用LDA进行信息检索、文本分类、主题建模。全球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内容庞杂,运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文本挖掘,可以有效降低文本计算的复杂度,有助于研究人员快速把握文本数据的核心内容。

  在提取文本主题前,最佳主题数是需要考虑的,主题过少会损失文本信息,主题过多会出现过拟合。指标困惑度常用于确定概率模型的主题数,随着主题的增多,困惑度会出现下降,下降幅度变缓时其对应的主题数一般确定为最优主题数。本研究在模型实现前采用Python语言计算困惑度,以此确定模型的主题数。

  叙事政策框架是将叙事分析引入政策制定研究中的一种新颖的政策过程理论,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理解政策现实的社会建构,有助于理解叙事、沟通和利益相关者的信念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目前,叙事政策框架在国外研究中的应用相对广泛,如使用叙事政策框架理解改革动态、分析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等。国内有关叙事政策框架的研究更多为理论引介和研究述评,应用叙事政策框架进行政策分析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引入叙事政策框架,主要涵盖以下要素:背景(政策实施的现实背景)、角色(叙事涉及的主体)、情节(用以将角色、背景和举措相串联)、道德(对特定行动的呼吁)、举措(政策措施)。通过对以上要素做多元化的分析,探索不同国家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主流叙事的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政府政策中的构建方式。

  研究采用LDA自动化文本挖掘模型,用来探索叙事主题并分析它们与语料数据的关系,同时引入NPF法,补充定量分析结果并说明叙事在政策中的作用。也就是说,本研究引入了一种探索政策叙事的方法,该方法突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说明政策叙事的演变及在政策文件中的分布。与传统的手动定性分析相比,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效率较高,结论的准确性也能得到保证。文本挖掘算法的完善及计算机算力的提升有助于政策研究的理论发展,这些技术对文本这类非结构化数据也能应对自如,且对大规模数据集展现出较快的处理速度。本研究认为文本挖掘技术将为政策研究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一是LDA方法缺少对上下文语义特征的关注,这可能导致输出的主题和政策叙事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二是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量子信息科学政策文本丰富度存在差异,一些国家和地区拥有更为详细和全面的政策文本,而其他地区则可能缺乏详细的政策描述,从而影响语料的均衡性。

  对模型困惑度的计算显示,当主题数为6时,困惑度最小,效果最优。继而运用LDA方法进行主题挖掘,人工剔除各主题中分布的各类国家名称及“量子、技术、领域、提供、包括、亿美元”等冗余词汇,凝练出6种主导国家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主题(表1),即协同培育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劳动力、开发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市场、构建量子信息科学生态系统、重视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投资、加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高端人才储备与留存、推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全球合作。

  叙事1的背景是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带动量子信息科学产业链优化升级,急需培养高水平的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劳动力,以满足量子领域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该叙事强调了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对于国家人才和科技战略、就业市场及教育系统的重要影响,政府、企业与教育系统应建立合作关系,有计划地协同培育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劳动力。

  在叙事1中,政府承担倡导者的角色,制定相关人才和科技战略,对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2022年2月,美国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发布《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劳动力发展国家战略计划》(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force Development National Strategy Plan),为培养下一代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劳动力提出4项计划:一是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评估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生态系统对劳动力的需求;二是通过媒体和教育资源向大众宣传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三是填补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在专业教育和培训机会方面的缺口;四是推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及相关领域求职的便利和公平。

  在该叙事中,教育系统承担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主要举措包括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提供技术专家支持和教育培训机会、成立量子信息科学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推进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研发和劳动力培养。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实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教育、研究和商业化。

  叙事2的背景是随着第二次量子革命兴起,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战略意义日渐突出,体现为各国政府竞相出台政策支持量子竞赛、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入场、量子初创公司快速崛起……各方力量正在全面推进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因此,政府、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在该叙事中充当重要角色。

  在叙事2中,政府承担协调者和监管者的角色,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着力净化市场环境,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并制定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商业化的长期发展的策略。日本《量子技术创新战略(最终报告)》指出,政府应积极搭建良好的创业和投资环境,牵头推动先进技术引进,并成立由政产学界专家组成的“量子技术创新委员会”,促进本土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此外,政府要实施全面的安全贸易管理,贯彻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安全贸易管理体系建设。

  教育系统承担社会服务的职能,主要举措包括持续推进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例如,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与日本软银公司开展联合研究,加强产学合作和信息交流,共同推进量子计算机的商业应用和市场开发。另外,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专设50万港币的创业基金支持初创企业发展。2023年4月,量子计算初创公司QUANTier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ParticleX的支持,此次合作体现了教育系统和早期风险投资者共同努力推动量子计算研究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叙事3的背景是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已逐渐显现出对人类社会的颠覆性影响下产生的。当前,政府、产业界和教育系统认识到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和战略意义。因此,联合各界力量构建可持续的量子信息科学生态系统已成为各国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构建量子信息科学生态系统的主要责任方则为国家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企业。

  在构建量子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政府承担领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鼓励并引导教育系统与产业界合作开发新兴量子计算领域,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环境。一方面,制定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对未来发展方向及各部门职责进行统筹规划。英国发布的《国家量子科技计划》、爱尔兰发布的《量子计算计划》和欧盟发布的《量子技术旗舰计划》均提及政府需加强与教育系统、工业界及国际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共同建设量子信息科学生态系统,努力推进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战略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完善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立国家量子平台和科学研究中心。例如,新加坡量子技术中心(Center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 CQT)和奥地利维也纳量子科技中心(Vienna Center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CQ)等平台,以国家级研究机构和大学为中心,汇聚海内外优秀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同时积极吸引企业合作参与,促进政府、大学与企业多主体之间的有机协作,共同打造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枢纽及生态系统。

  教育系统应承担科学研究的职能,主要举措在于加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与创新,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作用,攻克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的关键挑战;提供专业科学知识和教育,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人才提供满足行业需求的课程与培训;持续推进科创生态圈建设,与不断发展的量子企业合作,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叙事4的背景是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其研究与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当前,各国高度重视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继推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投资计划。按投资主体可分为政府和非政府,按布局时间可分为短期和长期,投资金额跨度由万元至亿元不等,投资重点涉及量子计算、量子传感、量子通信和密码学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投资趋势。

  政府作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投资浪潮中的主力军,承担倡导者的角色,主要通过设立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或直接提供经费支持,推动建设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鼓励大学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促进量子信息科学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认为,在国家层面重视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对该领域研究基础设施进行重大和持续性的投资,将使以色列的研究能力取得重大飞跃,并在该领域获得世界前沿地位。2018年,以色列政府设立“量子科学和技术研究基金”(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Fund),支持大学进行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研发。

  教育系统在此过程中承担科学研究职能,主要举措为投资创办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所,招募有才华和多样化的研究团队,注重跨学科量子信息科学研究。例如,2023年6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投资5500万美元成立量子研究所,通过设立奖学金和种子基金,招募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量子相关领域多学科专业人才,进一步扩展学术课程,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教育提供支持。

  叙事5是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产生的,各国纷纷推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人才政策,培养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尖端人才。例如,加拿大推出的旨在培养量子计算领导者的“CREATE计划”(Th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Training Experience Program),以及日本发布的《量子技术创新战略(最终报告)》,通过制订系统的教育与培训计划以促进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教育培训。

  政府作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倡导者和协调者,需重视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高端人才的储备与留存。其一,通过人员交流、调动、交叉任命等方式,超越组织和领域界限,合作培养优秀研发人员及工程师;其二,协助设立或重组涵盖广泛的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及相关领域的专业和课程,提供全面优质的教育发展环境和机会;其三,完善量子培训网络,汇集有影响力的跨学科专家、教育工作者和企业技术团队,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培训,为新一代专家创造学习和就业机会;其四,完善相关移民、签证及人才引进政策,提高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和留存率。

  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研发人才的储备过程中,各级教育系统承担着人才培养职能,主要举措为在大学中开设与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相关的讲座、专业等,改善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及相关领域的教育和研究环境;制订有关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计划(教材、课程等),并在各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运用、推广;为年轻研究人员和有前途的学生进入海外研究机构从事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前沿研究提供机会;培养“量子原住民”,提供从较早阶段学习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及相关领域的机会,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式,激发儿童、学生对前沿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内容及其在社会和行业应用的兴趣。

  叙事6的背景是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作为全球瞩目的前沿技术,其研究发展和技术攻关必须进行开放的国际交流合作。政府、企业和高校都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国际合作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叙事6的寓意在于构建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多层次、战略性、国际性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框架。

  政府在国际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合作中担当领导者角色,统筹推进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国际化融合战略、建立国际合作研发中心、构建国际量子合作伙伴关系网络。例如,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推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目前已与英国、澳大利亚、芬兰、瑞典、丹麦、印度等多国签署了有关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合作的联合声明。国际合作对于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创新所需的巨额资金及庞大资源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打独斗”,政府需肩负起领导责任,深化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研发的国际协作,推动构建全球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合作网络。

  在此叙事中,教育系统承担着科学研究职能,主要举措为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组织联合研究团队,扩大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拓展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知识边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存在互补优势,大学之间构建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美国芝加哥大学与日本东北大学的量子联盟在促进两国政府和教育系统建立牢固联系的同时,也有助于美国与日本东芝等公司建立合作桥梁。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关键协变量出发,分析政策叙事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分布异同及其随时间演变的趋势。

  分析发现,22个国家或地区的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使用了非常相似的6种叙事。这些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叙事是同构的,但并非均匀分布,其存在相似之处,也有各自强调的政策重点(表2)。

  叙事1“协同培育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劳动力”是大多数国家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政策中强调最多的一条,平均占比为43.3%。尤其是新加坡、荷兰、俄罗斯、加拿大、丹麦、南非、奥地利等国,叙事1的占比达50%以上。各国重视培养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劳动力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各国都意识到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就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而人才培养是赢得竞争的关键。二是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人才短缺。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只有不到一半的候选人能够满足企业招聘信息中指定的技能需求,人才短缺问题已经严重制约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周期长、难度大也是该领域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因此,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劳动力的培养。

  叙事2“开发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市场”在各国政策叙事中的平均占比为20.2%,叙事2占比最高的国家是比利时(45.2%),其次是丹麦(37%)、中国和日本(均为26.1%)、西班牙(25.6%)等。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在军事、经济、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商业价值,各国积极推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推动相关产业升级和转型。

  叙事3“构建量子信息科学生态系统”的平均占比为14.4%,占比最高的国家是中国(29.2%),其次是伊朗(21.6%)、西班牙(20.5%)、日本(20.1%)等。构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生态系统有利于汇聚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网络,为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人才和设施支持。各国重视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生态系统建设,体现了其长远的战略眼光,认识到量子信息技术对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性。

  叙事4“重视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投资”的平均占比为10%,占比最高的国家是伊朗(18.6%),其次为法国(17.1%)、以色列(14.8%)、瑞典(14.7%)等。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是全球科技政策布局和行业发展的重点,发展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应用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些国家均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投资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

  叙事5“加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高端人才储备与留存”的平均占比为7.4%,占比最高的国家是法国(17%),其次为爱尔兰(13.9%)、欧盟(13.7%)、德国(13.4%)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大力培养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研发人员,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推动人才梯队建设,为科研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

  叙事6“推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全球合作”的平均占比为4.8%,占比最高的国家是瑞典(12.6%),其次为爱尔兰(12%)、欧盟(11.8%)、澳大利亚(11.3%)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合作有利于实现资源、技术和知识共享,加速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建立量子合作联盟,推动人才、资金和技术的国际流动,从而提升各自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应对供应链风险。

  2018年,各国政策主要强调的是叙事3“构建量子信息科学生态系统”;2019年,叙事2“开发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市场”和叙事4“重视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投资”流行;2020年,叙事5“加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高端人才储备与留存”流行;2021年,叙事6“推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全球合作”和叙事5“加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高端人才储备与留存”流行;2022年,叙事1“协同培育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劳动力”流行;2023年,叙事4“重视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投资”再度流行。叙事的时间趋势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体现了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在不同时间的侧重点。

  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一项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当前,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是全球科技竞争中的重要赛道。中国政府对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进行了大规模投资,麦肯锡咨询公司2023年4月发布的量子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上的投资已达15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远超欧洲的84亿美元和美国的37亿美元。资金投入是促进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在量子领域的崛起离不开国家资金的大量投入。当前需要明确的是:其一,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投资,政府作为投资主力,需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做好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投资重点领域的规划布局。其二,政府需注重与头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国际方面的合作,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共同推进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

  我国共有13所高校先后开设了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人才教育培训方面将逐渐积聚力量,推动有组织科研。在大学环境中的科研组织,历史地固定在系的结构中,系里的教授既是个体研究工作者,又是高级研究生的导师。在当代,这一模式的主要例外是有组织的科研单位(Organized Research Unit, ORU)。有组织的科研单位这一概念由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提出,由联邦政府、州政府、行业和基金会提供资金,将大学科研扩充为跨学科的、应用的和资本密集的科研工作。我国政府鼓励高校推动有组织科研。高校在推动有组织科研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有组织科研的动力机制:以学术创新为宗旨、以科研绩效为核心、以解决科研问题为导向。第二,有组织科研的价值追求是行政权力与专业权力的平衡、科研权利与科研绩效的平衡、激励性与问责性的平衡。第三,有组织科研的成效与风险并存。

  打造科技创新团队需要发挥政府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0870亿元,比2021年增长10.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55%,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951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5.19万个项目。政府的科技创新投入为我国科创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关于团队建设目标方面。在自觉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同时,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目标及中心工作,着力解决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二是关于团队带头人要求方面。创新团队的带头人须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创新思维。三是关于团队经费支持方面。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做好长期经费规划。

  2020年,日本启动“量子人才教育培训项目”,旨在用10年时间培养“量子原住民”,就像“网络原住民”从小生长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环境中一样,要为现代年轻人创造从幼年时期就广泛接触量子技术的环境。当前全球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短缺情况严重,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尤为重要。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早期培养是量子信息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早期培养需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加强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早期科普宣传,提高青年对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兴趣;第二,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发多层次的量子信息科学技术课程及教育产品,加强量子信息科学的基础教育;第三,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可能不会接触量子教育的群体,为量子领域储备更多人才。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人才》2024年第4期。田芬,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芯国际“量子火锅”,煮出了2nm芯片!Marvell反水捅穿硅谷脊梁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3月05日13时36分在缅甸(北纬24.45度,东经94.50度)发生5.4级地震

  难得打这么短时间!徐杰32分钟11中6拿到17分3板7助 正负值+36

  绿军力克开拓者:普里查德43+10+10三分 怀特41+9三分齐创新高

  特朗普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线名消息人士:特朗普将宣布与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

关闭 开云体育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