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微量元素研究与进展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总装防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八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8月21日—8月25日在泰州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事业单位及有名的公司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微量元素研究与进展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总装防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八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8月21日—8月25日在泰州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事业单位及有名的公司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天津大学药学院杨学东教授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陈令新研究员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样品前处理与传感分析”的报告。陈令新重点讲解了环境分析检测的总体思路“发展先进分析检测技术-掌握快速传感分析-解决分析检测瓶颈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实现科学目标”,希望有助于样品前处理,包括一些新材料或其它材料的启发。在样品前处理方面,陈令新发展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样品前处理材料与色谱/光谱分析技术,突破复杂基质的痕量污染物分析技术,以及传感分析技术。
湖南大学陈卓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拉曼光谱的石墨纳米囊材料设计与生化分析”的报告。陈卓教授以“怎么来实现高灵敏、高通量体外拉曼分析”、“怎么来实现高稳定、高对比度活细胞拉曼成像”、“怎么来实现靶向性、多模态细胞成像”及“如何进一步提升SERS拉曼分析的准确性”四个问题为主线讲解了拉曼技术在生物医学检测与成像中的科学问题。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武彦文研究员作了题为“食品中的矿物油污染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的报告。
8月22日上午第二节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陈令新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红梅主持。
华东理工大学杨丙成教授作了题为“强极性分离/吸附材料的构建和评价”的报告。据杨丙成介绍,目前强极性化合物样品前处理的研究非常有限,一种原因是吸附剂种类少,一种原因是文献报道少。杨丙成利用点击化学方法使硅胶基质表面功能化,引入两性和聚乙烯醇官能团。另外,杨丙成还介绍了其构建的三种样品前处理新型吸附剂:R4N+-C18双官能团吸附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MIP吸附剂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MIP后续拓展,都对常见极性化合物表现出了很好的分离效果。
河北北方学院理学院化学系 赵海香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观文娜做了题为“聚乙二烯基苯微球的合成及其在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中的应用”的报告。
8月22日下午第一节会议由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尹洧和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吐尔洪·买买提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化学系丁明玉教授作了题为“分散磁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丁明玉教授详细讲解了其课题组方面的研究内容:核壳型磁性微球Fe3
的制备与应用的研究。同时,丁明玉教授关于磁SPE作出了几点展望,不单单是发表研究论文,实际应用前景也很好;复杂基体样品的基体消除;大体积样品中微量样品的富集等。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丁明玉河北大学药学院闫宏远教授、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吐尔洪·买买提教授及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汪洪武分别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北京莱伯泰科代表作了企业介绍报告。
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应用工程师毕志丽、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杜美红博士及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陈露分别作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