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滨州市教育局、大众网滨州联合推出“庆祝第40个教师节·滨州优异教师风采录”栏目,展现今年以来在教育战线上出现出来的优异教师、优异教育作业者先进事迹,旨在进一步掀起人人争当先进、社会广泛传扬优异教师美德的热潮。
人物简介:黄丽芳,博兴县试验中学化学教师。曾获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异教师、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山东省奥林匹克比赛优异辅导教师、滨州市最美教师、滨州市第一批名师作业室先进个人、滨州市教育能手、滨州市学科带头人、青海省立异作业规划大赛一等奖、海北州优异教师、祁连县优异援青专家人才等荣誉。
从教27年来,她当过班主任,当过教研组长、名师作业室掌管人,也到偏远山区支教过,乃至到青藏高原支教过;
从教27年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从一个青涩幼嫩的青年教师,到跻身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黄丽芳斗争在路上。
一个暑假就写下了两万多字的笔记、做了上千道化学题,22岁时就成了学生口中的“教授级教师”
她父亲是位省级优异班主任。受其影响,作业之初,黄丽芳就自动申请到博兴县最偏远的纯化镇任教。
第一次站到毕业班的讲台上时,对教材内容了解甚少,黄丽芳深感惊慌:“学生时刻一分钟也不能耽搁啊……”
她使用一个暑假,查阅了上百本材料,写下了两万多字的笔记,做了上千道化学题。开学一个月的授课,让她成了学生口中的“教授级教师”。
后来,因教育成果突出,她被调入博兴县试验中学任教,并担任校园化学学科教研组长,地点教育岗位也被确定为“党员前锋示范岗”。
从教27年来,她给予学生母亲般的关爱,无论是学习上仍是日子上,她把女人特有的母爱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特别是支教期间,她使用节假日和周末无偿补课、给家庭困难的学生赞助钱物等。
黄丽芳以为,教师不能只做教授书本常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刻画学生品质、品德、品尝的“大先生”。她常对孩子们说:“如果有一天,你被自己的尽力和优异而感动,那你必定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不知从何时起,“黄妈”这个称号就替代了“黄教师”。在楼道、操场,乃至大街上,学生们遇见她总是挥挥手,高喊一声“黄妈好”。
初中化学,在许多孩子眼中,简直是“魔鬼”,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试验探求……一个概念就“难倒英雄汉”。对此,黄丽芳也曾一度纠结过、苍茫过。
“留意听讲”“别说话”“把嘴闭上”……这些都是教师们以往课堂上的常用言语。最早,初为人师的黄丽芳对这种教育学生的方法学得快,承受得也快。当面临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她恨不能一口气将一切常识一点点没有保留地灌输给学生。可越尽力越发现,孩子们学得很辛苦,领会不到学习的高兴,乃至开端害怕化学。黄丽芳陷入了深思……
2005年,一轮课改开端。新教材加强了试验的探求性和立异性,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爱好。就在许多教师茫然时,黄丽芳潜心研讨课标、研读教材,她参阅毕华林教授的文章《化学教育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学习李吉林教师的“情境教育法”,走上了一条充满希望的课改之路,提炼出“情智化学”的教育建议——创设情境、激起爱好、启迪才智、演绎精彩。
序文课上,创设日子情境,让学生亲自体会化学变化的美妙;新授课上,创设探求情境,培养学生调查、试验、协作、倾听的才能;习题课上,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一探求竟的愿望。温习课上,创设思想情境,引导学生触类旁通,搬迁使用……
通过几年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她的化学课完成了质的腾跃,学生摆脱了以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授课时沉稳大气、娓娓道来,将常识头绪梳理得清清楚楚,将中心素质落实得扎扎实实,黄教师是咱们的主心骨。”搭档们说;“教师,您的课让我恍然大悟、恍然大悟,让我不再惊骇化学。”学生说。
带领滨州市化学名师作业室成为“读书标杆”,助推祁连县民族中学师生“弯道超车”
她深知“觉他”先要“觉己”。不论有多忙,她从来就没放弃学习、考虑、进步个人。从教27年来,从垂头拉车不明白昂首看路的一般教师,到滨州市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靠的便是专业上的精进。
2014年以来,她掌管完成了1项省级课题研讨、4项市级课题研讨,20多篇论文在《中学生化学报》《我国教师》《中学化学教育参阅》宣布,其间两篇论文宣布在中文中心期刊《我国无机分析化学》《化学分析计量》上。
2017年起,黄丽芳担任滨州市化学名师作业室掌管人,她带领成员一同拟定读书方案。两年后,作业室成员的个人阅览书目均已超百本,读书笔记达百万字。经数年尽力,作业室在“精品课程”“课例研讨”“课题研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效果,真实成为“教育研讨的集散地,名师生长的孵化器”。
2021年8月,黄丽芳奔赴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民族中学支教。她所教班级的成果从倒数第一名上升为全年级第三名,校园化学成果跃居海北州第两名。援青期间,她辅导祁连县民族中学化学教师杨文林获青海省立异作业规划大赛特等奖,甘生措荣获青海省岗位大练兵第一名,被评为“青海省教育能手”。
2022年6月,她还发起家园的父老乡亲为祁连孩子们捐助了价值约10万元的图书、文具、床布等学习和日子用品。回到山东后,黄丽芳又安排亲朋,对祁连县8位德才兼备、家庭困难的孩子长时间1对1帮扶。
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放,没有惊天动地的豪举,有的仅仅忘我的贡献,静静的支付。在普通中精进,在爱与贡献中前行,这是黄丽芳的初心,也是她永久的崇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