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清晨,阳光穿透薄雾,唤醒了熟睡的大地,也敞开了三门峡市卢氏县横涧乡马窑村村医王建文繁忙的一天。
戴上头盔,骑上一辆写有“卢氏县行走的医院”字样的电动车,背上一个黑色背包,他骑行络绎在乡下的小路上,不时和碰到的乡亲们打招呼:“叔,前天你吃了药感觉咋样了?”“刘婶,最近肠胃还行吧”……他今日的第一站要去找村里70岁的王奶奶测血压。“她最近欠好好吃降压药,我去找她看看状况。”
在一块红薯地的地头,王建文找到了王奶奶。他赶忙停下车帮王奶奶测血压,没有桌子就用高度适合的全科医师助诊包垫着。“高压(收缩压)150mmHg,低压(舒张压)90mmHg,高压比半个月前高了些,不能自己停药,要准时吃药。”王建文叮咛王奶奶。王奶奶笑着说:“这个包太神了,不光能帮我测血压,前些日子还能帮我查看彩超、化验血、测心电图哩。”
王奶奶口中这个奇特的包,便是王建文背的全科医师助诊包,也便是“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意图助诊包。
自本年3月25日,三门峡市卢氏县“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目施行以来,全县100名全科医师(村医)经过全科医师站接纳指挥中心的调度派单,背上与王建文相同的全科医师助诊包,骑上配发的健康巡诊车,可以第一时间抵达患者求助现场。
卢氏县经过“行走的医院”,连通底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最终一公里”,让大医院门诊从城市延伸到村庄,为城镇和村庄居民带来最便当、最交心的医疗服务。
地处河南省西部的卢氏县,县域面积超越4000平方公里,非流动人口32万人,是河南省平均海拔最高、县域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的县。全县辖19个城镇,232个自然村,有村医305名。怎么样才干处理“治病难”问题,如安在底层完成分级治疗机制、推动区域卫生资源共享?
卢氏县一直秉承“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酝酿推动着一场医疗健康的深入革新,健康180项目不只成为卢氏县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也是主导此项意图卢氏县公民医院在“便民就医”多维度行动的折射。
全科医师助诊包,是针对中西部区域“行走的医院”数字化村卫生室帮助项意图一部分。
卢氏县委、县政府在农工党中央专委会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的关心指导下,去年底引入“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目,由卢氏县公民医院担任执行详细项目建造。
一是具有家庭医师公共服务、慢病办理、长途门诊功用的全科医师作业站(设备可放在助诊包内);
三是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的“三甲”医院专家团,可经过健康180指挥中心进行长途会诊,让底层大众不出门就能向三甲医院专家问诊。
“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目指挥中心坐落卢氏县公民医院4号楼6楼。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现的服务渠道,实时显现100名村医散布的区域方位。
卢氏县公民医院院长刘风和记者说,需求求助的患者在手机上翻开“行走的医院健康180”微信大众号或拨打180服务热线,可“一键呼叫”,调度中心就能收到订单。
调度人员会依照就近准则,点击派单给离患者最近的村医。村医经过全科医师作业站收到实时信息提示后,可以敏捷骑上装备的电动车及时赶到患者家中救治。
55岁的王建文从事村庄医疗卫生作业32年,全科医师助诊包是他最珍爱的宝物。“曾经我上门服务乡民是一个温度计、一个血压计、一个听诊器,治病往往靠经历判别,现在有了助诊包,几十项检测都能做,彩超、心电图还能直接传输到县公民医院,让县里的医师即时给出确诊成果。”王建文介绍,助诊包里装备有心电图仪、无线掌上彩超、血压计、血糖尿酸血酮分析仪、尿液分析仪、便携式日子免疫分析仪等,可进行心电图、彩超、血检、尿检等40余项检测。
“最令我高兴的是能帮乡民挂上大医院的专家号治病!”王建文所说的专家号,是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的三甲医院专家团,每天专门对卢氏敞开100个免费号源,可实时线上治疗。依据县公民医院供给的专家排班表,村医能提早预定北京、上海、郑州三甲医院专家号,把村里的患者状况传上去,专家看到就会给村医反应。前两天,他传了一份乡民的心电图,专家看到后立马打电话告诉,说那是心衰的症状,让患者中止自行服药,赶忙住院查看。
2024年3月,卢氏从全县选择80名村医、城镇卫生院20名全科医师和两个医共体总院27名心电、超声专家和36个门诊科室,一起构建“指挥中心、互联网、助诊包、村庄医师、专家医师、运营专班”为一体的“行走的医院”县、乡、村三级健康服务网络,让大医院门诊从城市延伸到村庄。
作为医共体成员单位,卢氏县公民医院结合健康180项目,对全县100名全科医师(村医)训练了急诊急救技能,依托120急救指挥中心,一键呼叫,2分钟之内救护车驶出医院,使患者可以从田间地头到城镇卫生院到县医院无缝衔接,完成了“小病180,急诊120”的平稳转化。
积极响应河南省便民行动,三门峡作为全省非急救医疗转运试点,卢氏县公民医院本年7月2日注册此项服务,是三门峡市第一家查验经过并正常运转的非急救医疗转运单位。医院急诊中心主任李涛介绍,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的展开,进一步满意了公民大众多层次、多样化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医院区域医学查验中心与11个医共体成员单位建立了互通互联的网络信息化渠道。县公民医院每天上午派标本转运车到城镇卫生院收取标本,当天下午3点左右就能将查验成果反应至底层,为大众供给了三级医院同质化的查验治疗需求。
“包含180项目在内的这些行动都是为提高底层居民的就医体会,助力当地完成‘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就医新格局。”刘风和记者说,180项目运营至今,共服务患者2.6万多人次,施行健康监测服务8万多人次,长途心电协诊4000屡次,长途超声确诊300屡次,累计为患者革除会诊费用1万多元,节约查看费用、外出就医本钱10多万元。
卢氏县卫生健康委主任胡祺表明,“行走的医院”与严密型县域医共体、家庭医师、护理到家等惠民事务深层次地交融,完成治疗才能和服务水平的“双提高”,真实缓解了底层医疗资源总量缺乏、质量不高、装备不均衡的问题,加强完善了分级治疗机制,推动了区域卫生资源共享,极大提高了卢氏公民就医取得感、健康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