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Display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甜蜜的隐忧:从尿液常规辅助诊断糖尿病并发症

来源:开云体育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7-23 11:31:44
糖尿病是一组受遗传、环境及自身免疫作用等多因素影响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障碍、胰岛素缺乏和

  糖尿病是一组受遗传、环境及自身免疫作用等多因素影响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障碍、胰岛素缺乏和生物学效应不足,可引起体内血糖水平升高。严重的高血糖可导致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并引起血管病变相关的慢性并发症[1]。破坏性的大血管病变如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这些糖尿病并发症会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增加、失明、肾衰竭和总体生活品质下降[2]。

  患者,女性,71岁,以“左侧肢体乏力,行走困难,伴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口角流涎、气紧”为主诉,于2023年11月20日自行到达我院,经卒中绿色通道,急诊拟“脑梗死”收住院。

  生化检查:血清白蛋白偏低,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脂升高,空腹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偏高,肾功能结果偏高,如图2。

  经入院检查初步诊断如下:1.脑梗死;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II型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4.II型糖尿病伴多个并发症:(1)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2)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4)2型糖尿病性肾病(G3aA2期);5.肾功能不全;6.低钾血症;7.脑梗死个人史;8.人工晶体眼(ou);9.右眼PPv手术史.

  尿液检查作为常规检验测试项目,其尿液的外观及有形成分的鉴定,对疾病尤其是肾脏疾病的诊断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该患者以脑卒中收治入院,生化结果提示其肾脏功能不良。而我们收到患者的尿液,能够正常的看到,其尿液外观为混浊样,取离心后尿液沉渣0.2mL镜检,发现光线穿过尿液沉渣时呈现闪亮发光的现象(如图3)。

  通过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大量的尿酸铵结晶和磷酸铵镁结晶,镜下还可见较多杂菌,偶尔可见透明管型。如图4,放大倍数:10*10*2(手机拍摄放大2倍,以下同)。符合糖尿病性尿路感染的尿液特征。

  图4中尿酸铵结晶为刺球状,颜色为黄褐色或茶褐色,可见于高氨尿(细菌尿)。尿酸铵结晶常见于氨尿,即碱性尿中,但也见于酸性尿。此外还可见不一样的形状的尿酸铵结晶,如图5,放大倍数:40*10*2。该患者尿液PH8.0,正是这样的碱性环境促进了尿酸铵结晶的形成。

  与此同时,该患者的尿液中也出现了大量磷酸铵镁结晶,磷酸铵镁结晶常见于氨尿中,但也见于弱酸性尿。颜色为无色或淡黄色,折射性强,形状多样如棺状,棒状,针状等。可溶解于盐酸,醋酸。磷酸铵镁结晶常可见于晶体尿和细菌尿,也可见于健康人。如图6,放大倍数:10*10*2。

  有意思的是由于液体中的结晶现象存在一个动态平衡,溶解过程和结晶形成过程一起进行,尿液中的磷酸铵镁结晶经长时间的静置,会呈现羽毛形,剪刀形,X形,Y形等等形态。如图7为羽毛形磷酸铵镁结晶,放大倍数:20*10。如图8为X形磷酸铵镁结晶,放大倍数:10*10*2。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尿常规分析中的重要一环,包括尿结晶种类及形态检验,这些结晶的出现与尿pH值有关[3]。在本案例中,该患者为II型糖尿病,由于不规律服药,造成血糖和尿糖控制不佳,高尿糖则是引发尿路感染的根本原因,通过镜下观察可见,其尿液同时出现了2种尿路感染的典型结晶。而患者尿液pH为8.0,为碱性尿。碱性尿液中的结晶种类不多,一般为磷酸盐类和或尿酸铵结晶,如伴细菌出现,则提示尿路感染或结石。

  目前,各医院已引入尿液自动化设备,结合尿液干化学技术,可初步智能识别尿液有形成分。但我们大家都知道,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法一般以离心沉淀法为参考方法[4],因此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自动化设备也存在漏检的可能。而检验人员也可能因认识不足而导致漏检。所以,笔者把该病例拿出来与大家一同学习,一起加强对尿液结晶的认识。而且,我们在报告尿液结晶时应配合尿pH值变化,结合我们对尿液结晶的认识,将其划分到具体亚类,为临床提供有诊断价值的检验结果。

  [4]张时民.尿液有形成分形态学检查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2011:1

上一篇:GL-80 下一篇:实验室里显担当 精准检测护安康
关闭 开云体育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