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应用场景范围广的基础学科,开展化学实验是其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合作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校化学实验室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地位日益显著,完善和提升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以及部分化学实验品的危险性,致使师生一旦预防操作不当,极易发生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这不仅会影响到科研成果的生成,更会影响师生的人身安全。无论是实验室的管理者还是高校师生,都应将实验室安全放在首位。高校也应当重视实验室安全问题,加强基本的建设,健全管理机制,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教学平台,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安全意识就是在思想上建立起行为安全的观念,在危险环境下做出自我保护、团结合作等警觉反应。全面的安全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安全意识的形成,提高师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然而,许多高校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宣传等形式上的工作,却未将安全教育工作细则贯彻到底。学校是不是已经了解并排除了实验室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师生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是否有能力保护自身等问题都应当作为安全教育工作是不是到位的检验标准。另外,高校学生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常常会出现着装不合格、实验步骤敷衍、有害液体随意倾倒等错误行为,如他们没被及时纠正,就会心存侥幸,再次犯错,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
实验室的安全设施是保障化学实验室安全的关键,是所有高校都不可忽视的部分。近些年,许多高校在购买科研设备上花销比重较大,而投入在实验室防护设施上的经费不足,许多基础硬件设施缺少或不达标。诸如消防通道、通风设备、医疗急救设备、电路保护设施、喷淋装置等必要的安全设施,在安全事故发生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这无疑增大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风险隐患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在于化学药品试剂储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分配两大类。高校化学实验室会储存大量的危险化学药品和试剂,绝大部分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等特征,一旦存放方式有误,非常容易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部分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人员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因实验室是由教务处、国资处、后勤处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涉及人员较多,如果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应该承担的安全责任,没有清晰的责任认知,会导致实验室管理混乱,严重降低工作效率,引发化学实验室矛盾,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需要师生具有扎实的安全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可以在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时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应急措施去保护自身安全。这就需要高校开设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对化学药品和实验仪器的使用办法来进行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其用法和注意事项。
在此基础上,还需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在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过程中,需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学生具备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其次,改善教育学生的方式,采用视频及动画教学等辅助手段,将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减少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课程结束之后需要管理人员进行课程考核来测试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对待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做到以上三点,才能真正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良好的硬件设施是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条件。高校应当注重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逐一检查实验室消防设施、通风设备、急救设备等基础硬件设施,定期维修、保养、更换,为高校师生安全提供保障。此外,高校也应适当增加经费投入,购买智能化、现代化的实验室安全防护设备,如智能信息检测设备、自动吸风罩水电摇臂等,提高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首先,高校应当修订并完善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管理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补充安全管理工作流程,不断健全管理机制。其次,根据“安全第一、责任到人”的根本原则,建立“学校、学院、实验室、实验人”四级安全责任的管理模式,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管理人员应当各司其职,形成完整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最后,严格落实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对不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的惩罚力度,管理者对违规人员不可纵容包庇,要及时指出他们的错误,监督他们及时改正,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实验室安全意识。
为有效应对化学实验室各种突发的安全事故,应加强高校的应急解决能力,制定科学全面的应急预案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本着“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高校需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有效控制危险源,这样做才能够避免绝大部分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加强风险防范的基础上,高校需要针对火灾、爆炸、触电漏电等不一样的安全事故,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组织不定期的安全演练,制定出合理的应急预案,并逐渐完备应急救援方案,帮大家熟悉实验室逃生路线和急救措施,提高对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解决能力,将事故伤害降到最低。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可通过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采用并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设备,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比如在实验室安装监管和控制操作系统,在没有工作人员看管的情况下,可远程实时监控实验室的一切状况,能自动检验测试有毒有害化学气体,控制实验室温湿度等;针对一些危险系数大、难度系数高的实验操作,可建设虚拟的实验室操作平台,能有很大成效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可建立信息档案,将实验品和试剂贴码存储,并扫码登记,将化学试剂信息建档动态管理,数据共享,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实验室安全系数。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